中文
English

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

2018-01-03

xt-2.png

纳米生物农药

纳 米生物农药是利用植物源农药使其粒子纳米化,使原始中药类复杂成分所表现的粒子组、部分固相沉积、部分挥发油漂浮、相当一部分不溶于水的复杂非均相体系, 变为了高分散、极易溶于水的稳定均相体状态,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也随之发生突变。运用钠米技术促使植物细胞壁破壁,使有效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杀虫物质 有效释放并直接作用于害虫,极大的提高了药效。并且纳米物质的表面效应(粒度越小,比表面就越大),充分降低用药量,从而在使用经济性上得到突破。像烟碱进行钠米技术加工后制备成的对人畜完全无毒副作用的钠米生物农药其杀虫效果达到普通农药的3倍,而生产成本相当于普通农药的一半。 用硬脂酸对Ag/TiO表面进行了改性,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将溴虫腈农药、改性Ag/TiO2和相应的添加剂混合制成颗粒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纳米农药制剂.溴虫腈纳米制剂光降解实验表明,在黑暗中稳定,在有光线的室内放置15 d的分解率为15.8%,在太阳光直射下放置3 d的分解率为69.0%.紫外光照22.5 h时,纳米制剂分解率是常规制剂的9.2倍.溴虫腈纳米制剂室内、田间毒力试验表明,纳米制剂比常规制剂具有更强的毒力,其LC50为8.95 mg·L-

,是乳油毒力的1.77倍.在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中,施药剂量减少一半条件下,纳米制剂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溴虫腈乳油,药后1 d和3 d的校正防效分别高出4.89和3.05个百分点.土壤、植物的残留试验表明,纳米制剂在甘蓝、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t 1/2分别为3.91 d和1.27 d,而溴虫腈SC的tl/2分别为8.64 d和3.27 d

纳米技术改良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是将以纳米技术制造的盐碱地改良剂“纳米碳液”兑水后,均匀地喷洒在盐碱地上,通过纳米离子的有机活动,吸附土壤中的盐、碱离子,形成疏松、透气、PH值为中性的隔离层,从而达到盐碱地有效改良的目的。  

1、 果蔬的保鲜

2、 运用纳米二氧化钛制和纳米银分散到树脂中制成成保鲜袋和保鲜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以及在无光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以及有效的分解果蔬产生的乙烯和环境中有害有机物,不使用任何药剂就能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

营养液的消毒杀菌

水生诱变及水培技术是当前农业领域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在蔬菜瓜果园艺花卉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与运用空间,能使植物的生长速度及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是未来设施农业中的一种主要栽培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弊端,就是营养液的交叉感染及绿藻的滋生。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及国际上都积极地采用与研发了各种杀菌灭藻措施,如紫外线电场复合杀菌,热处理杀菌,活性碳过滤杀菌,以及化学杀菌,但这些方法都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有些作用虽好,但成本极高不利于生产推广运用,如热杀菌;有些杀菌效果不是十分好,一些种类的病毒还是不能得到解决;另外虽然杀菌效果都不错,但对于水培过程中根系分泌的代谢物造成的营养液障碍还是不能解决,也就是有机物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生产上急需解决一种综合效果好又节能的杀菌灭藻法,否则将会大大影响水生诱变技术及水培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危害就是出现烂根与病害的蔓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发展,有许多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杀菌灭藻及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如半导体纳米极材料就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材料。纳米营养液杀菌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由紫外线和半导体材料组成,这 种系统能有效地杀除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并且更主要的是它还能有效分解根系代谢物如乙酸、乙醇、乙醛、乙烯等,使营养液得到了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有效 净化。只要营养液在循环时,流经这个系统装置,就可起到很好的杀菌灭藻的作用,另外也可用于废液的净化,减少农业污染,有了这种技术水培或诱变过程中的病 害及烂根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分享